词语 | 有 |
释义 | 【說文解字】〈有〉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日月有食之。」从月又聲。凡有之屬皆从有。云九切。臣鍇曰:「月能掩日,掩而有之之象也,故從月又聲。『不宜有』之言出《春秋公羊傳》,言『日月有食之,所不宜有』。故言有,許慎引以為證。又,亦象手掩也。有難者曰《春秋傳》言有陶唐氏、有虞氏豈是不宜有乎?臣答之言:此自仲尼立例,取此一言為文,不通於常詞也。若《春秋》例:以惡入曰復入之類,至《左傳》、散言皆不拘之,此其證也;或者無以對也。」 |
随便看 |
|
文言文翻译字典收录了275354条古文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释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