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
释义 【原本玉篇殘卷】〈猒〉於豔反。《國語》:「猒邇逐遠。」【野王案】猒猶足而不欲復為也。《礼記》「猶樂其志而猒其道」是也。《尔雅》:「豫、射,猒也。」《方言》:「猒,安也。」郭璞曰:「足則定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飽也。」《礼記》:「祭有隂猒,有陽猒,宗子為殤而死庶子弗為後[也]。其吉祭特牲是謂隂猒,凡殤与无後者祭於宗子之家是謂陽猒。」鄭玄曰:「猒,飫神也。」【野王案】此字類甚多,音皆相似也。伏合人心之猒,音於關反,為厭字,在厂部。鎮恭之猒,音於甲、於涉二反,為壓字,在土部。安静之猒,音於監反,為㦔字,在心部。厭著按持之猒,為擫字,音於頰、於簟二反,在手部。
随便看

 

文言文翻译字典收录了275354条古文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释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Mx2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23:04:50